北京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 近日,市经信局召开“2024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1.7万亿元,占北京市生产总值比重接近3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六成。2024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迈上新台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德在发布会上介绍,从产业规模看,北京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站稳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北京万亿级产业集群再添新力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经济发展基本盘更加稳固。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108 浏览
畅通城市血脉 慢行系统建设绘就京城“慢”风景 ■2024年4月份,北京发布《2024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这是本市连续第4年发布慢行系统品质提升相关工作方案。慢行交通体系连续成网,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小微绿地跃现街头巷尾……市交通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作为全国超大型城市的北京已累计建成绿道1515公里,实现全市200多处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串联。慢行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抱绿色出行,在漫步或骑行间乐享慢生活的悠然韵味,体验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魅力。2023年,全市共享单车骑行量超过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0 浏览
京能酒店迎文旅消费新热潮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家庭出行、旅游度假等需求集中释放,酒店业迎来了一波强劲的消费热潮,不少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多种特色服务和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的热闹氛围。记者从京能集团所属京能酒店获悉,春节期间,京能酒店旗下17家酒店共接待各类散客1.5万余人,平均房价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1%,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16%。 为了迎接首个被纳入非遗范畴的春节,京能酒店公司以多元服务为坚实基石,以文化传承为核心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3 点赞 0 评论 209 浏览
京演集团42台剧目83场演出庆新春 日前,由北京演艺集团(以下简称“京演集团”)主办的第五届新春贺岁演出季正在火热进行中。记者从北京演艺集团了解到,在春节假期期间,京演集团旗下九大文艺院团共带来42台剧目,83场演出,编织出了年味浓郁的舞台画卷,持续丰富了市民游客的节日文化生活。 新春主题点亮北京 杂技秀《金牌杂技闹新春》、精品杂技晚会《青春ing》从大年初一到初五,相继在北京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石景山文化中心登台,多个金奖节目荟萃,引得观众连连欢呼。演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81 浏览
北京多家老字号餐饮庙会“出圈”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北京多家老字号餐饮不仅堂食火爆,而且设在北京多个庙会的摊位也受到消费者热捧。2月7日,记者从东来顺、全聚德等多家老字号餐饮企业获悉,春节期间,多家门店及庙会摊位迎来客流“开门红”。 春节期间,东来顺累计售出千余份新春限定顺时茶饮、涮菜甜点组合,以及爆款产品冻梨和黑珍珠精品羊上脑等秒杀商品,累计售出3千余份喜迎新春300元代金券。 全聚德多个门店在春节期间收获了客流和营业收入双增长。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1 点赞 0 评论 152 浏览
市供销合作总社打造丰富消费新场景 2025年春节假期,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各类消费活动,打造丰富消费场景,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假期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百花”蜂蜜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本次春节假期,“百花”以“金蛇送福,甜蜜到家”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假期“百花”依托节日消费热潮,百花蜂业公司精心布局市场渗透、渠道拓展、广告宣传及“线上+线下”全维度用户触达策略,全面启动促销活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73 浏览
同仁堂科技公司做好新春市场保供 春节假期,同仁堂科技公司医药电商部全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保障药品供应与服务品质。面对春节物流高峰与消费者需求激增,同仁堂科技公司提前布局,优化库存管理,确保产品多样且供应充足。同仁堂科技公司坚持履行保供责任,让同仁堂的产品充分、高效、及时供应市场,呵护消费者身心健康,为公众过安心年、快乐年“托底”保驾。 同仁堂科技公司动态调整团队策略,实时监控库存与订单情况,迅速补货防断货,让消费者在节日期间也能享受带有同仁堂温度的高质量服务。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5 点赞 0 评论 270 浏览
国潮文创产品“爆款”频出 2025年春节档,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其联名盲盒产品系列全网脱销,粉丝直呼“一吒难求”;传统蛇年,各大博物馆推出的“蛇元素”文创产品更是市场火热,供不应求。这些现象级案例的背后,是中国文创产业在“国潮”浪潮下的集体爆发。 根据相关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48.51%的消费者因“喜欢中国风”选择国潮产品,许多文创产品通过IP活化,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消费符号。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233 浏览
拥抱低空经济 领航新质生产力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赛道日益火热,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产业正崭露头角,应用场景愈发丰富,开始介入并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政策加持与市场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纷纷入局,谋求在低空经济这片蓝海中布局、生根。政策春风强劲 产业之路渐畅 近几年,低空经济频频出现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189 浏览
竞速“天空之城” 国企如何入局? 2024年,一股“China Travel”热潮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相关浏览量超过7亿次。酒店的机器人服务、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智能场景,都成为许多外国友人的分享话题。而在中国深圳,一则国外游客线上点单,等待无人机送咖啡的视频更是收获百万点赞,让人直呼来到了“未来之城”。 近年来,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应急保障、安防巡检、测绘信息……无人机的市场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更是正式挂牌成立 特别报道 2025年02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