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显永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潜心钻研业务,传承工匠精神,他凭着对绿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积极投身首都公路绿化养护工作,用一双巧手打造出了优美的高速公路景观大道和公园美景。他就是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养护技工、北京市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常显永。近日,常显永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常显永刚参加工作时,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当时,凭着年轻人的勇气,直接上树修剪。第二年,他修剪的树木开花量明显少于师傅修剪的,这带给他的触动很大。之后他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积极向师傅请教、参加培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逐渐领会了树木的生长习性,懂得了树木的生长特点。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各种苗木的生长特性和修剪方式,常显永在完成白天超负荷的外业工作后,还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钻研,努力将绿化养护做精、做细。为进一步提高苗木修剪水平,常显永每天坚持修剪20株以上的苗木,针对不同树种的特性,采取不同的修剪技术措施,原本绵软的双手变得长满老茧,皮肤被户外的风吹得黝黑而又粗糙,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敬业与执着,领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真谛。

  自2018年,常显永参加北京市树木修剪技能竞赛,从全市21支参赛队120名修剪技艺高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金剪子”后,在多次技能比赛中,他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化茧成蝶。2019年,常显永荣获首发集团第二届“首发工匠”。2019年年底,常显永参加了“北京大工匠”园林绿化工挑战赛,从初赛到决赛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不分昼夜地练习辨识各种植物和病虫害,反复练习各种苗木的修剪技能,决赛中摘得“亚军”,获评“北京大工匠”提名人物。经过三十多载磨炼,他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工匠。

  作为一名树木医生,常显永深知,苗木养护修剪是基础,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施肥浇水是关键。他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呵护每一株苗木的健康,不断总结,确定了“一平、二净、三清、四空、五密”公路植物修剪五工法,并积极推广运用,公路绿化养护水平和畅洁绿美的景观效果显著提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常显永通过多年学习、观察,掌握了不同树木容易受到哪几种病虫害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再根据积温变化、前一年的虫口密度,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树木茁壮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为常显永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常显永以公司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团队成员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钻研技术、破解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因苗木长势过旺,出现遮挡高速公路各类标志标牌,造成高速公路行车隐患的问题,常显永带领团队精准识别施工难点与重点,进行模拟操作,梳理总结技术关键点,形成了《高速公路遮挡标志牌苗木修剪操作工艺工法》,在各路段推广运用,有效解决了遮挡问题。2022年,常显永创新工作室荣获“北京市级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操作规程手册》《有机融雪剂研制及应用技术》《野牛草在高速公路护坡的栽植工艺》《可移动粉碎设备》等17项工艺工法、技改技革获得集团创新成果。其中,《废弃树枝的多级细化破碎回收设备》等10项取得发明专利和新型专利,《公路绿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连续3年获得市总工会创新项目助推。

  “一个人的技术好,作出的贡献有限,让更多年轻人成长为技术高手,才能更好地绿化首都公路”,常显永认为,要想干好绿化养护工作,技艺传承越来越重要。为此,他充分发挥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师带徒”活动。他无私地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操技巧传授给身边的同事。在日常培训中,他多次授课,并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授青年养护技工日常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把所总结的养护经验和徒弟们一起分享。他先后培养技能人才30余人,2023年,常显永—张全刚、王新超2对师徒被市总工会授予“名师带徒”荣誉称号,徒弟王虎获得北京市第五届职工技能大赛园艺修剪比赛“金剪子”,徒弟张全刚在低维护苔草新品种及其应用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他和徒弟们一起用巧手在首都公路绿地上描绘“绿地锦绣”,徒弟们在学会绿化养护技能的同时,更从他的身上学会了如何热爱首都公路绿化养护工作,被他带过的徒弟,总是能看出常师傅认真、执着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