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工委党校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现在项目里的机电部分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即将开始机电调试,我们预计能提前一个月完成整个工程。”中建二局一公司设备分公司项目总工张好博说。为了5月底项目能够完工,“五一”假期,中建二局一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的110余名工人们坚守岗位,在北京经开区工委党校综合楼项目上忙碌着,进行最后的冲刺。

  经开区工委党校综合楼项目位于经开区河西区X6-2A2地块,博兴三路和凉水河一街的交叉口,毗邻凉水河,总建筑面积26431.34平方米,地上有3栋楼,包括教室、报告厅、学员宿舍、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校行政办公用房、教师办公用房等,可同时容纳约510人进行培训。这次中建二局一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负责项目的给排水及消防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强弱电及消防电系统、供配电等机电安装工程。

  5月3日,记者来到项目施工现场,砖红色的党校综合楼已经基本完工,几台轮式移动升降车正在做外幕墙的收尾工作。走进楼里,几十名穿着反光背心、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机电室里熟练地进行管线安装。

  “这是我们最新采用的ASAK航空铝塑管材,和传统管材相比,在刚性、密封性和自重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项目水暖工长崔岳指着已经安装好的给水管线对记者说。ASAK管材长4米,重约10公斤,10厘米管径的管材,壁厚达到惊人的1厘米,是普通同管径给水管的2倍。和传统的PPR单层结构给水管相比,新型ASAK管采用双层结构,内管是PE材料,外面包了一层铝合金。施工人员介绍,这种管材在安装时,采用两层热熔焊接,可以实现2道密封,大大提升了管线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双层结构也能有效减少管线安装施工时的变形。

  在追求绿色低碳高质量建筑的大趋势下,这次项目部把智能群防群控系统引入了临水临电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拿着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消防用水、围挡喷雾到临水水压监控、照明用电,8项临水临电的具体工程,只需要轻轻一点屏幕,就能远程开启或关闭,同时还能实时监控。“以前,临水临电都是人工管理,发现问题,需要人找人,沟通效率很低,特别是在精细化、极致化方面很难控制,所以我们这次引入了智能远程管理系统,通过给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实现了全员管理。”项目副经理李张锁说。

  作为党校综合办公楼,该项目在绿色节能低碳方面,也进行了新的尝试。“我们这次引入了3台螺杆式低温空气源热泵,据初步估算,可以为建筑节能30%以上。”项目经理李明飞告诉记者,螺杆式低温空气源热泵有显著优点,比如其高效节能的特性尤为突出。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螺杆式低温空气源热泵能够大幅降低能耗,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其能效比可达4.0以上,这意味着每消耗1单位的电能,就能从空气中吸收4单位以上的热能,从而提供5单位以上的热能供建筑使用,节能效果显著。

  此外,螺杆式低温空气源热泵运行稳定,适应性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供暖效果,且环保无污染,不会排放有害物质,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