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在此之前的演练、调试以及足球预赛中,各种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已经粉墨登场。

     全场最小的机器人将参加田径1500 米的比赛。

     开幕式彩排前,两台机器人弹起钢琴,引来大批媒体的关注。

     两位国际友人对一台药品分拣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

     裁判组成员为机器人贴上橡胶粒,以保护机器人在摔倒时有减震泄力的作用。

     田径赛前调试中,一台能高速奔跑的机器人被“前呼后拥”着。

     又小又萌的机器人总能引起小朋友们的喜爱。

     足球预赛中,场上机器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场下人的神经。

     参赛团队群策群力,对机器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

     搏击台上,机器人之间打得火热,一旁的教练做出“勾拳”的动作,在对台下的操作者进行指导。

  在我们眼中,机器人都是相似的。而机器人如果有感情,在它们眼中,可能现场的我们各有各的角色,例如:操作者、研究者、记录者、陪练、保姆,甚至是“吃瓜群众”。

  我们创造了它们,而它们成就着我们,在国家速滑馆内,一幕幕人与机器人“双向奔赴”的桥段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