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中心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记者 董一鸣/摄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北京保障房中心在燕保北焦家园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共建幸福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近年来,北京保障房中心持续深化燕保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通过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消防安全科普、定期入户走访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旨在着力提升保障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月4日下午,保障房中心工作人员兵分三路组成6支志愿小分队,分别到燕保北焦家园四个区,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员、生活困难家庭进行一系列贴心服务,包括为老人打扫房间卫生、排查用电设施、陪老人聊天、送慰问品等。走进燕保北焦家园2区5号楼困难家庭汪靖家,迎面的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阳台上则摆满了绿植,房屋整洁温馨,一派生机盎然。燕保北焦家园文化工作者、志愿者代表杨婧,正与老人促膝长谈,提醒他注意用电、用火安全,并嘱咐有困难及时联系小区志愿者或物业人员,中心会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今年61岁的汪靖是燕保北焦家园首批申请者,在此生活已有5年。谈及过往居住环境,汪靖说,原来没有房只能和家里老人挤在一起住。从“有得住”到“住得好”,他亲身感受到了居住条件的改善,见证了小区周边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变迁,而感触最深的就是公租房处处有温情。
汪靖入住的燕保北焦家园是保障房中心于2020年建成的公租房项目,22栋楼共有房源4646套,截至目前,项目总入住4100套。“小区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有一些家庭相对比较困难。”因为长期接触,杨婧对小区情况了如指掌。“1号楼的袁阿姨前段时间中风了,子女不在身边;4号楼一户老人在家中昏迷不醒,经医院救治后查证多种疾病并发症……”居民的困难时刻牵动着燕保北焦家园工作人员的心,对小区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非常关注,要及时落实有关社会帮扶的各项惠民政策,并发动小区的志愿者定期开展“敲门行动”。
活动当天,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燕保北焦家园同时展开。在社区清洁行动中,项目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物业人员默契配合,对社区橱窗、楼道、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进行清理。室外便民服务区,义务剪发、律师咨询、血压监测等各类便民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居民们纷纷前来咨询和体验。室内安全知识宣讲区,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普及常见突发疾病预防与处理、居家用水用电安全等实用知识。“这些知识太重要了,多学习一点,生活里就能少一些危险。”居民赵大姐说。
志愿者事实上充当着 “大管家”角色。以燕保北焦家园为例,该小区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人,每年志愿活动不少于30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00余小时。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小区自行车棚只有9处,现已增加到20处,且每一个车棚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因宠物引发邻里矛盾,但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养犬知识与法规宣传活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燕保北焦家园一派崭新的景象背后,是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实地走访,了解住户们的真实想法后,精准服务解决居民诉求,将实事做到了居民“心坎上”。
截至目前,保障房中心已建设志愿者服务站24个,在册燕保志愿者37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32000小时。数据的背后,是保障房中心多年来深耕志愿服务领域的成果,是“志愿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心将继续发动和引导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拓展更多服务领域,如关爱社区独居老人、组织文化教育活动等。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保障房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