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公路分局组织抢险力量,抢通被湍急的汤河冲毁的古石沟门2号桥 ■记者 周宇杰/摄
连日来,强降雨给密云、怀柔、延庆等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山区道路沿线局部路段山体斜坡面临较高崩塌灾害风险。山区公路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是群众出行的“生命线”,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是一场关乎民生保障的攻坚战,北京市交通部门雨中坚守,奋战不辍,抢通公路断点分秒必争。
暴雨突袭 山区公路风险路段紧急封控
针对北部山区公路水毁险情,市交通委组织密云、怀柔、延庆、平谷、顺义公路部门累计投入抢险人员1807人次、备勤机械563台(套)及无人机等装备,全面开展灾害巡查、抢险保通等工作。在重点保通方面,全力组织对G234兴阳线、G111京漠线、西火路等重点水毁路段开展抢通作业,采取多作业面连续奋战模式,截至发稿时已成功抢通12处水毁点段。
“雨太大了,巡查时我们发现多处道路点位出现水毁情况,发现风险点后,抢险队第一时间上阵,铲车在前推进,巡查车跟随在后,排查风险点和抢修同步开展,若无法第一时间抢通,便先做导行处理……这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怀柔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副科长张景星表示,怀柔区G111京漠线近90公里已经全部排查完毕。
在G111京漠线出京方向古石沟门2号桥头处,连夜降雨导致汤河河水暴涨,将北侧一处公路路基掏空,形成巨大空洞,造成断路。险情发生后,应急抢险工作随即开展。记者在现场看到,路上的工程车辆几乎一刻不停,一趟接一趟运送渣土,两台挖掘机和两台装载机配合填平路基,桥下河水依然湍急。张景星告诉记者:“我们会加派机械和人员进场,进一步加快抢通速度,该点位抢通后,京漠线出京最后一个断点将被打通。”
密云区兴阳线、西火路、黄下路等多条普通公路遭损毁,尤其是西火路,整条路的路基、桥涵及其他附属设施几乎全部被冲毁,与西火路相接的公路损毁严重,道路沿线电线、光缆等设施均严重损坏,给密云区尤其是冯家峪镇的群众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在受损严重的兴阳线上,运送石料的大型渣土车排成长龙,等待将石料倾倒至损毁路段。负责抢修的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四公路工程处工作人员介绍,这段水毁路段连通冯家峪镇政府和不老屯镇政府,且这两个镇受灾较为严重,打通这段路意义重大。依旧湍急的河水使抢修人员一点点向前摸索,一车车石块被倒进水中,他们当前的目标是尽快恢复水毁道路。
水库泄流 所涉桥梁堤路应对安全有序
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7月28日13时起,密云水库下泄流量达每秒720立方米。泄流期间,密云水库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水位持续上涨。市交通委迅速响应,对下游跨河道路桥梁设施开展全面排查和风险研判,细化制定“一桥一策”管控方案,共安排270人、131余台(套)机械设备,对相关设施进行不间断巡查巡视和现场盯防。
在桥梁管控方面,交通部门对排查出的64座涉河桥梁进行严密监控;在堤路管控方面,对穿越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四区、总长104公里的左堤路和右堤路开展风险研判。目前,已对密云区域内的左堤路(19公里)和怀柔区域内的右堤路(15公里)实施交通管控措施。
从深夜预警的紧张布防,到机械轰鸣的抢险现场;从科技赋能的智慧调度,到泄流应对的层层布控。截至记者发稿时,受降雨影响明显的北部山区共有水毁点段33处(密云11处、怀柔15处、延庆2处、平谷5处),其中,已抢通12处,尚有21处未抢通,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8条线路。为确保安全,已对63个路段(密云26条、怀柔13条、延庆11条、平谷12条、顺义1条)采取封控措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