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展位。                                      ■企业/供图

   9月12日至13日,2025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召开。细胞与基因治疗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方向,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作为金隅集团重点打造的产业载体深度参与其中,为生物医药企业及从业者搭建交流合作桥梁,是金隅集团主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充分展示市属国企主动担当、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创新焦点。作为北京市属国企,金隅集团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领导下,坚守“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核心定位,将原天坛家具、五金生产等非首都功能厂区,升级改造为总规划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从根源上缓解产业“空间荒”,更以城市更新实践为北京市产业载体升级提供鲜活案例,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起全周期发展平台。

   盛会高光显实力    多场景展现金隅服务实力

  作为2025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的协办单位,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以丰富的现场活动,全方位展现其在CGT产业空间服务与生态构建上的综合实力,为产业交流搭建起高效对接桥梁。

  在大会展区,园区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展板,从区位优势、功能分区、空间规划等多维度,清晰呈现70万平方米科创生态圈的布局,重点展示金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从工业遗存到产业高地的蜕变历程。

  在分论坛“CGT产品商业化生产体系构建”专场活动中,该园区以《产业园区对CGT等生物医药企业的赋能》为题,结合实践,重点分享如何通过定制化空间设计、全链资源整合,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空间制约与运营成本难题,为产业落地提供切实路径。

  在分论坛“各国CGT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最新要求与最新技术”专场,该园区参与《CMC如何从临床到商业化全程保驾护航》圆桌讨论。其围绕CGT产业商业化进程中的质量保障重点,结合园区在载体建设、服务配套中的经验,与行业专家共探产业全周期管理策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凭借在空间定制与服务赋能上的突出表现,金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在此次大会上荣获“生态之星”奖项,成为空间与服务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的典型项目。其针对生物医药研发需求的定制化设计与全流程服务理念,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全链空间协同布局    多维载体构建产业生态

  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试—生产—配套”全链条需求,以差异化功能载体布局形成互补协同格局,让产业各环节需求均能找到精准适配空间。

  聚焦研发创新环节,金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依托原金隅科实五金厂区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总建筑面积达5.3万平方米,具备打造ISO5级洁净车间、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物理条件。其高挑高、高承重、无地下空间的设计,专为生物医药企业定制,可满足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研发需求,同时以AI与生物医药技术融合为核心,构建“快研发、快生产、快临床”的短流程范式,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承接中试与小规模转产需求,金隅智造工场由原天坛家具生产基地改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85%的空间层高超6.5米,且无地下空间设计,能有效规避震动对精密仪器的干扰,适配小试、中试及检验检测环节需求。其较新建厂房大幅降低企业初期投入成本,目前已聚集齐碳科技等医疗器械领域企业,形成初步产业协同态势。

  当前,北京正加速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药领域已成为北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抓手。此次大会吸引全球顶尖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齐聚北京,让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的“工业遗存改造+全链生态服务”模式,在全球从业者面前充分亮相,展现了园区在承接高端产业、服务创新发展方面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