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北京市围绕“京彩四季”主题推出500余项文商旅体促消费活动。八天假期,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到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国庆假期,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两大赛事有效拉动消费。石景山区联动区内重点商圈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消费者凭赛事票根可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涵盖餐饮、零售、娱乐、体育等领域。通州区携手大运河博物馆发放“看·见殷商”票根消费券,适时延长观展时间,跨界联动100余家商户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中网嘉年华Open Live第二现场”联合朝阳798艺术区、房山首创奥莱等打造3个超现场,以票根串联百余家品牌商户,有效激发区域消费活力。假日期间,新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
朝阳区“大屯里”复合消费空间、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小而美商业生态、大兴区“世界坊”烟火生活典范等商业项目节前跑步入市,聚客流促消费。海淀大融城“全机器人市集”为消费者带来科技消费新体验,大吉巷“巷往摩登潮流生活节”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特色首店首展同期亮相,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汇集Animate Cafe、次元波板糖、三体·四维空间等特色首店,带动潮流消费升级。三里屯“阿嬷手作”北京首店豆汁饮品、荟聚“一栗”北京首店现磨坚果酱,掀起打卡热潮。西单更新场马克图布Pingu华北首发、朝阳合生汇“宝可梦151”全国首展、朝阳大悦城“海绵宝宝”全国唯一展,丰富假日消费场景,带动双井商圈、朝青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37%、18.1%。
朝阳区“国际灯光消费季”光影秀场与水上表演打造“不夜朝阳”品牌形象,亚奥、燕莎蓝港两大商圈夜间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39.1%、2.1%。丰台区通过“卢沟晓月”“永定河与北京城”光影科技,人们可以感受历史文脉,石景山区模式口音乐嘉年华、延庆区世园公园无人机表演每日傍晚启幕,“音乐+市集”“科技+体验”模式吸引众多游客驻留,有效激发夜间消费潜力。数据显示,全市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北京烹饪协会联合美团发起线上线下主题打卡活动,吸引游客探寻京味美食。朝阳区“乐啤派对”啤酒文化节集结精酿啤酒展、人文艺术展和跨界体验,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前门“中华美食荟”汇聚各地驻京办特色美食,展现中轴线浓郁烟火气。首届中国国际糖果节联动首钢园与798·751园区创新推出“艺术消费+糖果体验”模式,引领消费风向标。
假日期间,全市推出营业性演出364台、2102场,共绘多元文化艺术图景。国家大剧院《颜真卿》、北京展览馆《四世同堂》、北京交响乐团《盛世华章》等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国家京剧院“秋之韵”系列探索舞、乐、戏跨界破圈,北京园博园打造“园中园”沉浸空间与“戏中戏”多元场景,有效激发观众的观演热情。国庆假期电影市场热度攀升,《志愿军:浴血和平》《三国的星空》等同步热映,传递家国情怀。据灯塔数据统计,截至10月8日11时,全市累计电影票房超5800万元。
假日期间,全市推出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充分满足假日多样化需求。“京西山水红色足迹”红色旅游线路、“跟着赛事游北京”赛事旅游线路、“秋实累累”乡村旅游线路等丰富游客金秋出行选择。延庆区“食在延庆·秋飨百味”开启寻味之旅,昌平区“大地艺术节”描绘美好乡村图景,石景山区首钢园串联工业遗存与冬奥地标打造多元融合Citywalk路线,门头沟区依托古刹文化推出京白梨采摘与非遗手作活动,升级假日消费体验。国庆假期入境游热度攀升,假日期间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