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集团北京援藏干部公寓服务团队不断探索适合高原的餐饮服务模式。     ■企业/供图

   在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之际,首旅集团的对口支援工作也在这片神圣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自承接援藏工作以来,一批批首旅人扎根高原,把首都的深情厚谊播撒在高原,用专业和奉献诠释着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从最初的服务保障到如今的全方位、多层次帮扶,首旅集团的援藏工作不断深化拓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援藏模式,彰显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为西藏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首旅力量。

   注入文旅新动能    打造发展新引擎

  作为国内文旅行业的领军企业,首旅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西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2024年,首旅集团与拉萨布达拉文旅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起“资源整合+品牌输出+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战略合作体系,拉萨王府井盛大开业、“全聚德”落户拉萨、首旅旅行引客入藏……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为西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在拉萨柳梧新区北京大道上,坐落着首旅集团旗下王府井集团布局西部商业、第一座落地西藏的重点项目——拉萨王府井。它总建面约30.2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以“首店集合+重磅旗舰店+业态创新融合”为重头戏,凭借全方位、多场景、多文化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购物出行等需求,全力打造“拉萨24小时不夜城”,填补区域商业空白,已日渐成为促进本地就业、促进消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引擎”。

  全聚德作为中华老字号,自1864年创建至今,凭借独具特色的烤鸭技艺与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中外食客的青睐。2024年7月,全聚德品牌正式进驻西藏拉萨,不仅为拉萨市民与游客带来了美食盛宴,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为拉萨餐饮业注入新活力。全聚德拉萨店立足当地餐饮市场,主营全聚德挂炉烤鸭和京川鲁菜品,结合全聚德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藏族特色文化,填补了西藏自治区老字号餐饮品牌空白,开店首日就吸引超过3000人次光顾,为拉萨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作为“世界屋脊”,西藏以震撼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藏地文化,成为全球游客心驰神往的旅行胜地。首旅集团旗下首旅旅行深入西藏考察文旅资源,与属地文旅集团座谈交流,依托藏文化体验内核,共探多元合作路径。公司所属神舟集团与康辉集团聚焦资源推广与产品创新,通过“老西藏观光团”“国外游客入藏”等“引客进藏”的援藏举措,组织千余人次赴藏旅游,将首都及其他地区的旅客“请进来”,架起京藏文化交流的桥梁。特别是,很多国外游客在体验后,盛赞“深刻感受到西藏的独特魅力与蓬勃发展活力”。

   拓展就业帮扶路    培育乡村振兴新力量

  对于首旅集团而言,援藏工作不仅是产业帮扶,更注重“授人以渔”,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帮扶成果能巩固、可持续、可发展。

  首旅集团北京援藏干部公寓服务团队为当地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招聘藏族员工,帮助他们获得稳定收入。团队创新推出“师徒结对”模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领新员工,积极教他们说普通话,手把手地教服务技巧,逐字逐句地讲标准,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同时,团队还派出优秀厨师前往当雄、尼木等县开展厨艺培训,帮助当地厨师提升烹饪技艺,为更多的家庭脱贫打好技术基础。

  既要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又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首旅集团持续创新工作思路,旗下首旅携同公司探索建立“爱心北京”消费扶贫板块,推出了在线消费扶贫新模式,团队成员不惧高海拔,克服身体不适,深入当雄县,实地考察当雄牦牛屠宰加工厂以及纳木措圣水“7100”水厂的水源地情况,并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产品优势,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推出了“助力包”复制模式,快速将西藏产品引进北京,让这些产品成为“爱心北京”平台中为数不多的高原产品之一。此外,团队还考察了拉萨周边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共5个县的重点养殖牦牛农户,专门走访了20余户贫困户,探访了50余位贫困人口。在去往当雄的路上,团队赶上当地从未遇到的大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无处存身,通往牧民户的小路泥泞交错,团队冒着风雨,完成了走访工作。贫困户表示,“牦牛是家里唯一的生计来源,多亏县里成立了牦牛产品加工厂,定期来我家收购牦牛,兑成现金。”考察团队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送到贫困户手中,送去一份爱心。

  “智力援藏”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加快西藏自治区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西藏拉萨北京援藏指挥部当雄县援藏团队和当雄县人社局联合首旅集团旗下首旅酒店集团,共同开展当雄县技术对口教育项目,开办酒店管理培训班。拉萨市当雄县人社局选派了15名藏族青年学员和应届大学毕业生来到首都北京,由首旅酒店集团免费提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援助。首旅酒店集团组建了近30人的讲师团,设置了涵盖党建课程、客房管理、前厅管理、餐饮服务、市场销售管理等各专业理论,还有私域流量、自媒体营销、餐饮大师课、服务创新等紧跟前沿的热点知识,通过集中授课、分组讨论、座谈交流、参观学习、岗位实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目标。

   把他乡当家乡    把援藏当事业

  拉萨北京援藏干部公寓,不仅仅是北京市援藏干部的一处休憩居所,更是一个被首旅人精心呵护的温暖之“家”。自承接北京市援藏干部服务保障任务以来,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首旅集团对援藏干部的一片深情厚谊。

  面对高原特殊环境,首旅集团北京援藏干部公寓服务团队持续探索适配高原的餐饮服务模式。他们克服高原烹饪难题,调整烹饪工艺,成功把老北京炸酱面、京酱肉丝等地道京味菜肴端上高原餐桌。“在拉萨也能吃到正宗的炸酱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位援藏干部感慨地说。在居住保障方面,团队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无论是房间设施维修、氧气终端故障还是网络连接问题,都第一时间解决。多年来,团队累计完成各类维修任务数千次,保障了援藏干部的生活需求。为提高服务质量,团队创新建立工作日志制度,详细记录每位干部的需求和建议。日志本记录了大量的服务信息,成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些宝贵记录,团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援藏干部评价:“首旅团队让我们在4500米的高原上,找到了家的温度。”他们的评价,无疑是对团队工作的最高认可。正是秉持“使命担当、创新卓越、服务精进、协同共赢”的首旅企业文化理念,首旅集团援藏干部公寓服务团队当选2024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第二期先锋集体。

  除了首旅集团北京援藏干部公寓服务团队,首旅集团援藏干部胡绍隆也在雪域之巅书写着属于他的新时代“山海情”篇章。胡绍隆挂职于拉萨布达拉文旅集团,坚持需求与支援精准对接,将“输血”与“造血”并行推进,助力拉萨市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借助援藏资金优势,拓展旅行社项目,带队完成林芝地区培训、林芝义诊出行保障,并丰富高原景区服务内容,争取到了200万元微压氧舱援藏项目。作为文旅工作者,他秉持以文塑旅的理念,带领团队深入一线,推动受援单位旅游车板块近十年来首次达成盈利,助力汽车业务迈入良性发展轨道。胡绍隆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需要他在哪里,他就应该在哪里,为了保障西藏文旅工作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他再次主动申请续期留任,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首旅人的责任与担当。

  首旅集团援藏团队似格桑花一般,不择土壤、不惧风霜,无私地奉献于高原所需之处。他们传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坚持高标准服务,获得了援藏干部的普遍好评。

  “西藏已经成了第二个家乡,”一位老队员说,“看着这里一天天变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格桑花开放,一路吐芬芳。”如今,首旅集团的援藏工作已从最初的服务保障,拓展到就业帮扶、技术培训、产业支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援格局。实施多个帮扶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首旅人用坚持诠释国企担当,用服务温暖雪域高原,用赋能点亮振兴希望,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首旅集团的力量。站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新起点上,首旅集团将继续深化对口帮扶工作,让格桑花在雪域高原开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