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在京能集团所属京热发展通州分公司玉桥供热服务站,他是同事眼中“行走的供热百科全书”;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他是用户心中“随叫随到的暖心管家”……这样一位深耕供热岗位近十载的“温暖守护者”,用创新破解行业难题,用坚守筑牢温暖防线,让“京能温度”穿透寒冬,成为千万家庭最踏实的依靠。他,就是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京热发展通州分公司第四党支部书记、玉桥供热服务站副站长(主持工作)王萌。

   供热系统的“数字化探路者”

  十年前,初入热力,王萌便立志扎根于此、钻研技术。“越是困难就越要咬牙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成了他钻研技术的座右铭。

  2022年,北京热力选定用户多、密度大、水力平衡调节难度大的新建村小区作为智慧供热改造试点。面对小区复杂的建筑结构与供热需求,王萌个性化设计精准调节技术路线,对热力站、单元楼和用户侧分层次推进智能改造,以热力站为“智慧大脑”、单元楼为“神经中枢”、用户端为“感知末梢”,构建起三级联动的智能调节体系。通过部署“户端—楼口—热力站”全自动调控设备,结合供热负荷预测、大数据分析与运行策略优化,实现热量的精准分配与智能调度,成功开辟了供热系统数字化新路径。

  经过2022—2023年供热季的实践检验,改造成效显著:年节约热量2300吉焦,减少碳排放253.4吨,投诉工单量下降64.47%。

   老旧小区的“供热改造标杆”

  2023年10月,京热发展通州分公司承担起了市级重点小区——通州区潞邑街道华龙小区的应急接管任务。

  这座建于1995年的老旧小区,仅一个供热季投诉工单就高达1800余件。作为应急接管专班负责人,王萌向党组织立下“军令状”,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18天的“地毯式”改造中,王萌带领团队“攻城拔寨”:对3076户、46栋楼、28.7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两轮全覆盖巡检;完成87个单元井泄水焊接、197根户内立管更换、80米供回水管道更新、4台锅炉深度除垢。他创新提出的“市政热网耦合独网燃气锅炉房”方案,将三河热电厂热源引入华龙锅炉房,从根源上解决了小区供热不足的难题。

  改造中,王萌推行“分区包干制”,以党员骨干为先锋,设定“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双目标,创新“一楼一码”报修系统,248个二维码编织成精准服务网络。改造后,华龙小区投诉工单量骤降,降幅达97.89%,成为被市区两级政府高度认可的“供热改造标杆项目”。

   供热行业的“火种播撒者”

  2021年,王萌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城市供热行业(北京赛区)职业技能竞赛暨北京市第二届供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从20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名。

  2022年,他参与编写的《热力运行维护基础知识1000问》成为集团“京能杯”热力管网运行工、热力站运行工技能大赛培训教材;同年8月,他荣获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职工匠师”荣誉称号。

  为助力新员工成长,王萌主动承担起站内职工的技能培训工作。他将枯燥的专业理论转化为“锅炉房里的生动课堂”,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实操,培养出了一批检修、巡线岗位骨干。

  2023年,他牵头开展“能小青”创新工作站系列活动,带领年轻员工开展《热电联产和尖峰燃气热源组成的多热源联网系统节能降耗和经济性分析》课题研究,运用全网平衡控制算法,推进智慧调控格局建设,实现了综合热耗下降7.17%的目标。

  王萌的故事,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生动写照,更是劳模精神在一线的鲜活诠释。这位“温暖守护者”和同事们一起,让每一缕热力都带着温度与责任,在岁月流转中温暖万家,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不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