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北京曲艺创演周在东城区文化馆开启,一连三晚公益上演。本次创演周将“创”字贯穿始终,首次将国术科技提供的“全息仓”设备运用到曲艺晚会中,实现主持人王丽云、李伟建的数字人分身全程主持同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数智化体验。节目方面,《哪吒·莲心劫》让奉调大鼓这门濒临失传的曲种重现往日风采,还有摇滚与京东大鼓混搭的《飘YOUN“京”行曲》让传统曲艺潮味十足。

  当晚活动一开场,台下的观众们就惊奇地发现,舞台上全息舱内的主持人王丽云、李伟建并非真人,而是其1:1复刻的全息数字人分身。“感觉很奇妙,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舞台上工作。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从传统的舞台束缚中解放出来,或许未来演出形式会因此彻底改变。”王丽云坦言,“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数字人站在台上主持,这和自己在拍摄电影时的感觉很不一样,这项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完全同步,不像电影需要大量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紧接着,数字人李伟建在全息舱里报幕道:“今晚第一个节目《飘YOUNG‘京’行曲》,三位年轻的表演者刚刚在晚高峰挤着地铁赶来,带着他们的灵感与创意,用独属于当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重新演绎京东大鼓。”

  演出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别样的拆唱八角鼓《大观园2077》。在造景方面,舞台上智能灯光的映衬下,旧时贾府的奢华与典雅呈现在观众面前;剧情故事上,贾母与孙子孙女们穿越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里游览大观园,连贾母的拐杖都变成了人工智能款。整台演出的导演薛晓涵介绍,这是运用崭新技术手段弘扬优秀传统曲艺、繁荣北京文艺舞台的一次重要探索。

  《飘YOUNG“京”行曲》由22岁的苏帅文创作。他今年刚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本科班毕业。这部作品融合了相声、双簧、小曲、快板、摇滚等多种元素。“京东大鼓是传统曲艺,为了让当下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我在作品里融入了‘说唱’元素,在题材上反映北漂一族的生活,同时与摇滚音乐相结合。”苏帅文表示。传统鼓曲也需要做喜剧题材的创作与处理,在舞台灯光、动作表演、乐队音乐等方面,都可以找到一种喜剧化形态表现出来,让大家能够开心一笑。在此基础上,通过北漂故事内容的表达,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奉调大鼓《哪吒·莲心劫》让濒临失传的曲种恢复往日风貌。当晚,数字人李伟建在全息仓里与数字哪吒对话,引出奉调大鼓《哪吒·莲心劫》节目。该节目以《南游记》中哪吒鲜为人知的故事为背景。中戏表演系2022级曲艺相声创作表演班的石若然,在舞台上深情演绎了哪吒失手打死妹妹李贞英后痛悔万分,在漫天梨花中寻找妹妹亡魂的情景。

  据了解,奉调大鼓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在20世纪40年代以唐山大鼓为基础,借鉴了东北大鼓演员马宝山和朱玺珍的演唱技巧、铁片大鼓演员王佩臣的活泼唱法,吸收了皮影、评剧的某些旋律,采用北京语音行腔,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曲艺形式,由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于1949年在唐山大鼓的基础上创新而成。此番搬上舞台的《哪吒·莲心劫》,在一定程度上让濒临失传的曲种恢复了往日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