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帅在工作中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苏中帅始终扎根于测量一线。16年间,他从北京建工三建公司的普通测量员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截至目前,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教材1部。此外,他参与编制的多部国家级工法、地方及团体标准在行业内广泛普及应用,对建筑精准测量和工程测量员技能提升影响巨大。
勤勉务实求上进 初衷不改测量心
苏中帅师从全国劳模徐伟,在16年测量一线工作中,他坚守做好建筑“规矩人”的初心,与艰苦环境、冰冷仪器、乏味数字相伴。他带领团队从哈尔滨大剧院到海南省艺术中心,从新疆和田援建到上海超高层建设,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工程现场,累计测绘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约21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苏中帅先后主持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A2大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国家怀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等多个国家重大建筑的控制测量和变形测量工作。在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测量工作中,为保证五个指廊与主体航站楼衔接精度,他往返于众多测量控制点间,带领团队按要求进行静态解算、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校核,确保指廊与主体顺利接拢。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项目中,他带领团队运用数字化实测实量技术,保障1.8公里U型隧道完美对接,避免重复施工,为藏书馆环境和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施工时,他采用北斗和自动机器人监测技术,确保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准确及变形控制监测;通过多层级控制网布设,保证长周期施工坐标一致准确,减少资源浪费,为数字化工程施工做表率并推广。在工人体育场改复建项目中,他带领骨干用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端设备,对弧形墙定位,掌握钢罩棚变形量,复原雕塑窗花模型,保障清水混凝土高精度定位施工。
精研善创勇突破 矢志不渝技术情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苏中帅充分依托国家级技能工作室、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等5个优质工作室平台,持续突破对传统测量方式的固有依赖,坚定不移地将技术创新与革新成果融入具体工作实践,为建筑施工测量领域提供良好技术效益转化。
16年间,他先后参与主持了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火车站基坑近接既有线施工变形监测、工程实体质量数字化检验测量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土方施工数字化测量技术等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多个科研技术成果获评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并荣获中施企协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累计为企业创效超1000万元。
2018年,苏中帅作为土方施工测量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土方施工测量数字化实验,经过百余次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土方施工数字化测量方法,成功展现了GNS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方测量领域内的实用性及效益转化程度。
笃行实干担使命 初心如磐显担当
作为党员,苏中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
2018年底,苏中帅作为北京建工领队,与其他单位12名测量人员代表祖国参加了首届“中美测量师对抗赛”,面对竞赛内容完全由美方制定,18位美国测量行业的顶尖测量大师及经验丰富的教授的考验,苏中帅与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外业操作两轮比赛,最终以总成绩领先战胜美国队。
2019年,苏中帅带队投身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任务中。由于部队阅兵方阵与群众游行方阵并非在同一中线,两者有5-10米偏差,为了保证群众游行方阵放线工作与部队阅兵方阵保持一致,且相互间不产生影响。苏中帅带领团队发扬工匠精神,反复推敲研究技术方法,计算时间,大胆创新,提出错区放样施工方案。全站仪、50米钢尺等各种辅助工具纷纷投入使用,最终,他和团队成功完成定点放样工作。
苏中帅常说:“测量工作是施工一线工作,是孤独的、艰苦的,也是欢腾的、炽热的。”如今,他作为新时代青年先锋,依然坚守在一线,牢牢掌握着手中的“规矩”,为建好每一个工程,为祖国强大奉献自己的青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