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此苦旅,以达天际。穿越逆境,直达繁星。”这是我尤为钟爱的一句话。如今认为,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徒步和登山。

  当我初次决定徒步云南雨崩村时,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徒步?”“为什么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自找苦吃?”但我觉得,人生如旷野,本就不是被定义的,况且一生短暂,重要的是尽情享受这个过程,不妨大胆一些。

  其实,我想要去徒步的冲动源于一次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卡瓦格博》。纪录片中被登山者和旅游者称作“梅里”的雪峰,藏语意为“白色的雪”,让人心驰神往。之后,我翻阅了大量书籍,包括小林的《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登山物语》《雪山短歌》等,对户外登山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对于去梅里转山,我内心憧憬了很久,也约了很多搭子,但因各种原因,最后无疾而终。于是,我最终决定,一个人踏上旅程。

  幸运的是,我在丽江与一些同样热爱徒步的人相遇,于是结伴而行。我们自丽江出发,途经小中甸、月亮湾至飞来寺。车子行驶在214滇藏线时,气温骤降,飘起雪花。其间,映入眼帘的贺龙桥,半山腰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刻有“中国工农红军”六个大字,让我印象深刻;途经世界自然遗产——金沙江大拐弯时,更是被“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天下奇观所震撼。

  很快,我们便要徒步进村。出发前,我还一副无知者无畏的模样,夸下海口,然而真正走下来才发觉,高原徒步并非想象中那般轻松。但既然来了,当然要勇往直前,于是我全身心投入,继续前行,直至抵达。

  第二天清晨,我被群里的消息吵醒,原来是队友招呼大家看日照金山。在晨光照耀的瞬间,山体骤然变成如燃烧火焰般的粉红色,又渐渐变成橙红色,我屏息凝神,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每一秒的美景。待到太阳的光芒完全笼罩山脚下,那光线又变成了不太耀眼的金黄色,恰似澎湃的激情重归平静。随后,我们穿越原始森林,途经笑农大本营,在笑农观景台直面雪山,那一刻,“雪山壮美”真正具象化了。短暂停留后,我们翻越了传说中的“绝望坡”,抵达冰湖垭口。至此,这趟梦想中的旅程接近尾声。

  在离开雨崩村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我明白,旅程终有归期,但这一路的山水画卷、风土人情,早已在我心中晕染成永不褪色的诗篇。带着满身的故事与满心的感动,我踏上归途,脚步虽迈向原点,灵魂却已在这趟旅途中找到了新的栖息之所。

  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与觉醒。这一路上,每一步的足迹都是与世界相拥的印记,每一次的遇见都是命运馈赠的珍贵礼物。

  (作者单位: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