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有序换乘                                      ■企业/供图

  今年“五一”,受外埠游客来京旅游、市民本地出行、大型活动密集举办等因素叠加影响,首都再次迎来假期大客流。增加运力、提前开门、延长运营时间,北京地铁部署一系列举措保障乘客假期出行。“五一”假期中的核心区域、什刹海区域、大型商圈、重点景区及“七站两场”周边重点车站,处处可以看到北京地铁人的身影。

   延时运营保障乘客返京路

  5月5日凌晨1:50,在北京站地铁车站,值班站长孟宪娟通过手台发出一套言简意赅的提示,让车站内的各岗位职工迅速行动起来。

  “原定末班车延长运营至今日凌晨2:00,但国铁北京站还有一班1:58到达的火车,载有1000余名乘客。咱们地铁的末班车将于1:59抵达站台,请各岗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对乘客的引导速度,务必确保所有进站乘客都上车。”随着指令的下达,车站内的各岗位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安检口的工作人员协助大件行李乘客搬运行李,站厅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引导乘客刷闸进站,站台的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排队上车……凌晨2:08,待进站乘客全部顺利上车后,列车才驶离北京站。“虽然末班车比预定时间晚了8分钟,但所有乘客都能顺利回家,这样的‘晚点’值得。”值班站长孟宪娟望着列车离去的方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地铁朝阳站迎来的首个“五一”假期,车站充分借鉴“春运”期间运输保障经验,并结合重点时段进出站客流同时处于高位的特点,落实抵京离京高峰客运组织工作。地铁朝阳站值班站长宋洋开完班前会,又马不停蹄地与国铁朝阳站、交通枢纽联系,互通信息掌握铁路临时列车开行计划与到发时刻及客流情况,便于在客流集中时积极协调联动。当天晚上,3号线朝阳站开往东四十条站方向列车延长运营至次日2:00,延长运行期间3号线比平日多安排了8名乘务员参加值乘任务。周一帅就是其中一位,他是“00后”,自3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已3次担任延长运营的值乘任务。当列车在地下隧道中穿行,他专注和细致地落实手指口呼标准化作业,安全平稳地驾驶列车,为返京的追梦人、归家的赶路人保驾护航。

   细心服务保障乘客放心路

  “阿姨您别着急,我来帮您。”地铁北京西站的值班站长李耕亮在站厅值岗,他快步上前,一边麻利地接过站务员王梓桐手中的行李箱,一边语气温和地安抚着这位推着轮椅的乘客:“我送您二位到出站口吧。行李交给我,您扶稳轮椅就行。”阿姨眼眶微微发红,眼神里满是感激。几分钟后,李耕亮就将他们送出了地铁站,安排好一切后,李耕亮和王梓桐对视一笑,很快返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站台上,站务员杜英东的对讲机突然传来指令:“6号车厢1号门有位腿脚不便的乘客需要接应。”他立刻转身,朝着指定位置小跑而去。站台门开启,随着乘客走出车厢,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吃力地缓慢移动。“大爷,我来扶您。”杜英东俯下身,将老人的手臂轻轻搭在自己手上,老人感动得声音发颤:“孩子,真的谢谢你!”杜英东扶着老人的胳膊,笑着对老人说:“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五一”假期,这样的帮扶场景时常在北京西站内上演,无论是帮助老人提拿重物,还是为带小孩的乘客指引方向,他们总是耐心细致,不辞辛劳。

  而在首都机场线,一场温馨的无障碍接续服务正在进行。一名乘坐轮椅的乘客准备在东直门站搭乘机场线前往2号航站楼。“站台,请立即携带轮椅渡板到直梯门对应的车门处,并通知司机本次列车有无障碍接续乘客。”当站务员通过直梯将乘客送至站台时,站台工作人员已将渡板精准架设在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处,形成稳固通道,随后,站务员小心推动轮椅,确保车轮平稳过渡,同时协助乘客安全落座,全程动作轻柔、配合默契。“司机师傅,乘客已经顺利上车,目的站是2号航站楼,请全程加强关注。”站台工作人员安抚好乘客后,还不忘告知列车司机。当列车抵达T2站,早已等候在站台的工作人员迅速接应。他们再次使用渡板,将乘客安全转移至站台,并主动帮忙推行轮椅,护送乘客至出站口。一路上,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乘客关于换乘路线的疑问,直至将乘客安全交接给航站楼的工作人员。“原本还担心地铁出行不便,没想到工作人员全程细心照顾,让我们特别安心。”乘客家属由衷地表示感谢。

  “五一”假期返程中,北京地铁“七站两场”及枢纽周边车站用暖心服务,守护每位乘客。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让归途充满温暖,为假期画上温馨句号,也为乘客新的旅程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