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张军/摄
在紧邻南中轴博物馆群的过街天桥上,北京南中轴地区的“轴线风景”格外亮眼。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土护降”工程开工。在丰台区政府、南中轴管委会和金隅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主体工程预计将于明年4月全面启动,并计划在2029年10月迎来试运营阶段。
“随着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开工建设,南中轴博物馆群也揭开了神秘面纱,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南地区的关键地标。这不仅标志着南中轴地区城市更新进入提速发展阶段,也展现了金隅助力南中轴城市规划落地的速度和激情。”金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承担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规划土地整理任务的是由丰台区与金隅集团携手成立的大红门公司。其积极推进大红门区域功能的重塑、产业的升级和品质的提升,助推大红门地区实现‘华丽转身’。”金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8月,金隅集团积极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调研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精神,携手丰台区政府成立区企合作公司,推动大红门区域待实施规划土地的整理工作,旨在实现居民棚户区改造。同年12月,大红门一期棚改项目成功获得实体主体授权,标志着城市更新样板的打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该项目历经三年多的实施,2024年11月16日,D区窑窝村协议搬迁腾退奖励期启动,首日便实现了签约率100%的佳绩。这不仅标志着大红门区域土地整理取得了良好成果,更为未来的“留白增绿”和改善周边居民居住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土地基础,“腾笼换鸟”战略实现稳步推进。
据介绍,每年大约有180万人次参观位于天桥南大街的国家自然博物馆,这是目前唯一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博物馆。其13个展厅涵盖了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4大主题,收藏着40余万件标本。这里的陈列展览区仅有8400平方米,每到节假日和寒暑假,狭窄的展厅里就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从2021年开始,本市加快了为其寻找新址的工作。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将新馆选址定在大红门。
南中轴博物馆群一期将建设包括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在内的“三馆一院一序厅”,按照国际一流、中国特色、大国风范的标准建设场馆,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展示国家形象的代表地区。
其规划显示,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东至大红门艺术公园,南至大红门路,西至展览街,北至南顶路,占地面积为5.77公顷,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该馆主要包括陈列展览区、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教育与服务区等,重点展示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多方面的内容。
“大红门公司作为区企合作公司,旨在推动区域内大部分待实施规划土地的整理工作,推进大红门区域功能重塑,以及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大红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市民也将与南中轴博物馆群有更多、更舒适的互动,通过配套的公共空间建设,实现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地铁大红门站之间的功能衔接与一体连通。
“自大红门公司成立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市区两级政府部门、金隅集团和金隅地产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人员深入调研、指挥协调,指导大红门一期棚改项目实施,形成了政企彼此信任、共同承担责任的政企合作新模式。”大红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合作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还推动了双方的共同进步,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展望未来,金隅大红门公司将不断加强与政府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将大红门地区塑造成城市更新的典范,助力南中轴地区发展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