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谱就的城市诗行 钢铁的琴弦在晨光中苏醒,地铁像灵动的音符在城市的脉络里奔涌不息,沿着琴键铺就的轨道,演奏出行的旋律。穿制服的指挥家,用手势划开凝滞的气流,一个利落的休止符,让喧嚣的站台瞬间安静。站台上,黄色的线是安全的边界,标记着安全的最低音域。候车时,我们踩着精准的节拍,静静等待列车的到来。不推不挤,秩序是安全的守护,它是这旋律中最坚实的根基。每道闪烁的警示灯,都是无声的警言。把危险封印在地铁温暖的脉搏之外,让每段旅程都在安全的羽翼下自在舒展。扶梯化作银色长河,金属的浪花在脚下翻涌不息,握紧扶手,像握住安全的船舵,锚定前行轨迹。地铁的安全, 艺苑 2025年07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在时光褶皱里寻找温暖 周末的晨光,总是带着几分慵懒与随意,悄然溜进我的房间。我揉着惺忪睡眼,望着窗外那片被阳光染成金黄的世界,心中却莫名涌起一股无聊之感。这看似美好的周末,于我而言,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纱幕笼罩,失去了应有的色彩。我百无聊赖地窝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千篇一律的节目,演员们夸张的表演和毫无新意的剧情,宛如一首单调的循环曲,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我机械地切换着频道,眼睛却始终找不到聚焦的点,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在空荡荡的天空中四处飘荡。为了打破这无聊的僵局,我决定出门走走。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阳光洒落在身上,却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温暖与活力。街边 艺苑 2025年07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森林公园徒步记 多年前,我就听闻都江堰附近有一个森林公园,风景宜人,适合徒步,奈何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前往一游的愿望。最近终于有机会,和一群热爱徒步的同事们,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登山之旅。离山门还有两公里时,因路面不是很好,大车不能继续往里开,我们所有人开始整理装备,下车步行。刚开始,大家都精力充沛,有说有笑。但是当天天气炎热,加上道路两边没有遮阴的地方,大家顶着烈日行走,还不到一公里,就陆续开始感到体力不支。这时,有人提议走小路,小路既有遮阴的树木,还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艺苑 2025年07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风吟古谣 蓝调染长天 当车轮开始转动,一场关于自由与探索的旅行拉开帷幕。我们自驾从北京出发,目标是北疆阿勒泰地区,渴望用自己的双眼,探寻那片神秘土地的每一处动人风景。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禾木村。这里是图瓦人的聚居地,村庄里错落分布着古朴的小木屋,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似在诉说岁月的故事。禾木河从村旁潺潺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清晨,我们登上观景台,等待日出。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这片土地上,整个村庄被染成金黄,晨雾在山谷间缭绕,如梦如幻,让人仿若置身童话世界。沿着禾木河漫步,两岸白桦林郁郁葱葱,偶尔有几片落叶飘落,为大地铺上一 艺苑 2025年07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卢医古镇:镌刻千年医魂的圣地 在豫西南广袤大地之上,南阳盆地西北边缘,卢医古镇静静蛰伏,宛如一幅晕染千年时光的水墨长卷,古朴厚重。它毗邻“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又因“神医”扁鹊的传奇经历,跃升为中医文化版图中熠熠生辉的重要地标,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浓厚的医学底蕴。回溯至公元前4世纪,彼时南阳盆地,沼泽星罗棋布,瘴气弥漫,疫病横行。恐怖的“蚂蟥噬血”之症肆虐,人畜一旦饮水中毒,便呕血不止,痛苦不堪。当地豪绅魏庄主也因满心疑惧而染病在身。就在这绝望之际,扁鹊带着弟子子阳、子豹游历行医至此。面对遭庸医蒙骗、陷入拒诊的病患,扁鹊施展出“断针急救”的神奇绝技,瞬间令众人折 艺苑 2025年07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01 浏览
宣讲 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听着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故事长大。初中毕业后,我考进承德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学习汽车驾驶与修理。毕业后,来到北京环卫集团从事抽粪车驾驶工作。我刚参加工作时,听老师傅们说,只有学习时传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干好环卫工作。听着师傅们讲述前辈的故事,让我这个毛头小子有了干好本职工作养活自己的想法。我是一名进京务工的农民,自1995年在北京环卫集团从事驾驶工作,至今已有将近30年的环卫工龄。说来也巧,从入场那天起,我就接受着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王静文的入职教育。 艺苑 2025年07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秉持初心 与企业共成长 北京燃气集团的发展与改革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燃气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当我第一次在家中看到燃气灶具时,那份新奇与兴奋至今仍记忆犹新。轻轻一扭开关,蓝色的火焰便跳跃而出,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燃气改革带来的生活便利。入职伊始 燃气伴我成长2008年,我加入北京燃气集团大家庭。时光荏苒,我至今清楚记得第一次去施工现场、第一次进行牺牲阳极焊接、第一次参与管道防腐检测、第一次参与抢修作业的场景,一切都显得神秘而陌生。 艺苑 2025年06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85 浏览
量天尺下的家训 祖父的书房墙上悬着一把乌木曲尺,檀香木包边的尺身上刻着“天地有度,匠心无界”八个篆字。这把光绪年间传下的鲁班尺,丈量过曾祖修建的徽派祠堂,校准过祖父修复的宋代木塔,如今静静躺在我和先生的建筑模型工作台上,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父亲总说祖父是“与飞檐对话的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复黄鹤楼时,祖父带着重达二十斤的测绘仪器爬上尚未加固的顶层。当监理暗示可以简化斗拱层数时,祖父将鲁班尺重重拍在图纸上:“少一攒斗拱,就少三分魂!”他带着徒弟们硬是在工棚住了三个月,用传统榫卯工艺复原了二十八种异形构件。落成典礼上,老师傅们抚摸着滴水檐下精 艺苑 2025年06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