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控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年版)》正式发布。报告系统呈现了北控集团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领域的实践与成效,围绕“责任北控、科技北控、绿色北控、人文北控、品质北控”五大维度,全面展现首都国有企业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的担当与行动。

   环境绩效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北控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集团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针对城市能源、城市环保、城市消费、城市科技、城市物产五大行业领域,部署十项产业发展重点任务,确立科技创新、数字化、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六项绿色发展要素。

  报告显示,2024年集团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近800兆瓦,发电量超30亿千瓦时。旗下北控水务全年处理污水达58.3亿吨,污水达标率保持100%,连续十四年获得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第一名。在减排方面,各项污染物排放均实现有效管控。

  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北控集团推动多项创新落地。北京燃气构建“N+1+X”氢能供应体系,开展燃气掺氢实验平台建设,完成示范项目调试与试运行;四川绵阳塔子坝污水处理厂通过智慧化系统实现夜间无人化生产,成为“黑灯水厂”行业标杆;北控环境开发的垃圾焚烧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有效提升燃烧效率和污染控制水平。集团全年投入环保和技术改造资金33亿元,为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社会责任     民生服务持续优化    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北控集团致力于高品质推动民生工程的发展,通过综合整治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陈旧管网系统、开发建设安置房、推进医疗康养服务等措施,努力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其中,北京燃气面向首都天然气居民用户推广安装管道燃气自闭阀和燃气具金属包覆管等燃气安全型配件,全年共为264万居民用户安装;针对巡检到访不遇用户开展专项排查攻坚行动,有效提升用气安全;实施管网改造超额完成609公里的任务目标,创历史新高。

  北控发展多元布局城市更新项目,参与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旧改的“三加三”实施模式,形成并推广“投资、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和“三统筹”模式。北控发展匠心筑造雁栖湖安置房,开展集中交付签约工作,2024年基本完成已选房源交付,有效改善搬迁村民住房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发展。

  北控健康与北科养老合作运营16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家老干部局服务站、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关怀服务,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在乡村振兴方面,北控集团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扶持+消费促进+公益助力”的多维帮扶模式,对口帮扶内蒙古全境、新疆、青海、西藏、河北张家口、承德、山西长治等地区。2024年集团公益捐赠总额1089.02万元,连续六年获北京市国资委乡村振兴考核最高等次。“践行国企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新华网“2024乡村振兴实践案例”百家推介案例。

   公司治理    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

  北控集团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将ESG管理纳入公司战略层面。报告显示,集团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审计与风险、薪酬与考核、预算审查四个专门委员会,2024年新建制度26项、修订17项、废止23项,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制度体系。

  在创新治理方面,北控集团构建“以集团战略为引领,人才队伍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器为两翼,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为核心”的“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具有北控特色的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2024年,北控集团研发投入33.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8亿元。

  从内向外,北控集团加速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与资源聚集,成立集团科学技术协会,组建集团科协第一届委员会,推动直属企业成立本企业科协,放大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对外链接多维创新主体,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2024年,北控集团高新技术企业超80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0家;建立创新平台30余家,主持或参与建设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等协同创新组织140余家。

  《报告》系统披露了北控集团识别出的38项实质性议题,涵盖从绿色转型、能源降碳到员工发展、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其ESG治理体系的日趋成熟。不仅如此,《报告》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五星级”评价,这也是北控集团连续第十一年获此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