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防尘棚”锁住扬尘飞絮。 ■企业/供图
供热管网如同城市的“温暖动脉”,承载着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的重任。记者从施工单位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获悉,北京市东城区老旧供热一次管网改造工程第一标段4号、5号、6号区正在加紧推进,共涉及改造项目116项,总长度约31公里。目前,累计开工40项,其中8项已高质量完工,完成改造管道长度超1800米,为今冬供暖筑牢基础。
供热管网改造施工环境较为复杂,老旧小区人口密集,核心区域交通繁忙,重要道路车流不息……如何减少对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干扰是建设者的首要课题。在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不仅聚焦“硬件”升级,更在施工细节上巧用一系列新方法和新举措,把精细化管理贯穿施工全过程,让改造过程更安静、更清洁、更安全,将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打造成一项有温度、有质感的民心工程。
“隔音罩棚”守护居民安宁。在紧邻居民楼的施工作业区域,住总建设者搭设了专业隔音降噪棚。降噪棚如巨大的“消音器”,可有效降低焊接、切割等工序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据项目负责人张玉斌介绍:“棚体严密包裹,避免焊接强光外泄形成的光污染以及焊花飞溅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居民白天免受强光困扰、夜晚能安心休息。”
“防雨防尘棚”锁住扬尘飞絮。针对土方开挖、回填等容易产生扬尘的环节,工人在施工区域搭建起全覆盖的防尘防雨棚。张玉斌表示:“在搭建防尘防雨棚的基础上,我们还使用了雾炮设备持续喷洒细密水雾,如同给施工现场戴上‘口罩’和‘加湿器’,有效抑制了扬尘扩散。”这招“棚内作业+雾炮降尘”的组合拳,极大程度改善了施工现场和周边的空气质量。
“焊烟净化器+检测仪”净化作业环境。在进行管道焊接关键工序时,焊烟净化器成为焊工身边的“环保卫士”。“这些设备能高效捕捉、过滤焊接产生的有害烟尘和金属颗粒物,再利用泵吸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确保作业环境无有害气体,大幅度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保障其职业健康。同时,避免了对周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体现对劳动者和环境的双重尊重。”张玉斌补充道。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住总建设者们采取错峰作业方式,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进行小区内部管道施工,夜间12点至次日凌晨5点对道路管道进行施工。
此次供暖管网改造工程的“巧思”,不仅提升了施工的文明程度和环保水平,有效化解了“邻避效应”,赢得了周边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老百姓纷纷表示:“虽然施工难免有些不便,但看到他们想得这么周到、做得这么细致、噪音灰尘控制得很好,我们心里也就放心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