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古路水毁断点被抢通 ■记者 周宇杰/摄
“7·26”强降雨之后,一连串数字彰显着雨后抢险的速度与力度,1968人次抢险人员奔赴一线,出动设备859台套,组织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及值守人员1541人次、车辆723车次。正是这样争分夺秒,连日不辍的奋战之下,密云、怀柔、延庆、平谷四区29条水毁线路全部被打通,这也意味着,因水毁而造成的所有道路断点实现全部应急连通。
北京北部山区受灾严重,为应对灾情,顺义、昌平、通州也对邻近受灾区展开了结对支援,调派130余人及40余台(套)机械设备投入抢险工作,并组织全市养护力量调派无人机支援北部山区,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市交通委密云公路分局办公楼接连几天在深夜也依然灯火通明,大家一次次奔赴水毁地点的艰难行程,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一切都是为了更快“抢通”道路。
密云区西火路是密云县道,临河而建,平日里周边风景秀丽。然而,在大雨中损毁严重,沿途山石滚落,树木横倒,平时和缓的河水变得湍急。为了抢通该路段,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副经理陈子健和同事们几个日夜奋战于此,一辆辆养护车辆停靠在刚刚抢修完成的路段处,在他们后方,从河道中就地取材的砂石被装上货车送往抢修点;而在前方,挖掘机换人不换车,日夜不停地填补路基,加快抢修进度。7月30日下午,县道黄下路被打通,黄下路与西火路13公里处相连。随着该点打通,抢险队伍以此向南北双向及西火路最北面共四个工作面推进,7月31日内实现了西火路的全部连通。
G234国道兴阳线,是连接北京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和房山五区的重要山区干线公路,在本轮强降雨中受损严重,受灾重点集中于怀柔、密云和延庆三区。其中,延庆段已于7月28日实现抢通,抢修车辆、物资运输车辆可以通行。道路抢通后,抢险队伍继续向怀柔段挺进。怀柔段全长约42.853公里,为三级公路,是东峪村、老公营村等沿线多个村庄村民出行的唯一主干道,此次水毁长度约7公里。密云段全长97.74公里,过境段共有桥梁33座、隧道8座;其灾毁形式主要包括整幅或半幅道路冲毁、桥梁及涵洞冲毁、路基路面损坏、排水设施损毁、路基边坡垮塌、沿河路基防护水毁等。
面对险情,由中国安能、中交一局、公联公司、城建集团等多方力量组建的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协同作战,从怀柔、密云两侧双向展开突击攻坚,昼夜奋战。在抢修国道G234的过程中,抢险人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打通难度很大。施工队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施工方案,对于暂时不具备回填条件的路基段落,临时借用河道回填形成路基,将一个个阻断点与现存道路重新“拼接”成一条应急救援的“生命线”。抢险队伍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每日奋战20小时,以最快速度抢出了生命救援通道。同时,抢通队伍还主动向沿线周边乡村公路延伸作业,全力帮助受困村庄打通救援通道。7月30日午夜,国道G234兴阳线所有断点全部抢通。
水毁道路应急通道的打通,实现了怀柔区琉璃庙镇,密云区石城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北庄镇及大城子镇与外界的联系,为周边村庄的抢险救灾、人员疏散以及物资运输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支撑了山区灾后救援与民生保障工作的开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