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集团展示“三个北化”建设成果                                     ■企业/供图

   北京化工集团干部职工在“231”战略布局和“三个北化”建设引领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21%,在京上缴税费同比增长20.96%,6项指标达成市国资委“双过半”要求,为首都经济发展注入“北化动能”。

   转作风抓落实    效率在一线提升

  在北京化工集团“231”战略布局中,“2”指两大主业,即专用化学品制造与服务、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科技成果孵育转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3”指三大业务,即都市化工、高端制造、科技服务;“1”指改革调整平台,打造一个综合性功能性保障平台。在“三个北化”中,北化模式,即打造生物医药孵育孵化及智造的模式;北化方案,即实施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管理实现高水平安全的方案;北化服务,即落实服务保障首都重点产业发展的服务。

  在“三个北化”建设全面启动之年,北京化工集团党委将改作风作为促发展的“先手棋”,让一线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在重点任务推进会上,分管领导登台立下“军令状”,党委周例会实时跟进、常委会进行阶段性复盘,这种“问题导向+闭环管理”的模式,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强内功增效益     活力在创新中迸发

  提升盈利能力是北京化工集团针对企业现状开出的“药方”。该集团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盈利提升方案,精准找出企业痛点,着力补足发展短板。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完善产品单体毛利率数据库,建立动态跟踪与督导检查机制……截至6月底,该集团下属14家单位提交了专项方案,其中13个方案落地实施。

  在行动推进过程中,化研院华腾首研深入剖析盈利能力与盈利模式,实施动态评估机制;依据市场变化及时优化策略,构建“计划-执行-评估-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保障年度目标高质量达成。华腾新材以“查摆问题摸清底数、联合诊断细化管理、统一标准严肃执行”为主题开展“2025工艺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系统地规范各分公司工艺标准,优化生产一线管理体系,有效推动了各生产单元工艺能力的提升。

  重视科技研发、积极开源创新,是集团各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又一显著特点。华腾橡塑在乳胶手套业务剥离后,积极拓展新业务。经过多年持续研发,胶板湿法混炼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项技术显著提升了胶板耐磨、抗撕裂、伸展性等性能指标,市场前景广阔。华腾检测深挖车用化学品、环保化学品等检测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从完善毛利率数据库到建立动态督导机制,一系列“精准滴灌”的举措,让每个企业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效路径。

   谋长远向新行    蓝图在服务首都中铺展

  “三个北化”建设是北京化工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北化生科已成功与怀柔产研院、北京科莱博医药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位于中关村的国际生物岛将进行施工改造,改造后凭借紧邻清华、北大、中科院的区位优势,聚焦细胞基因药物等5个细分赛道,提供检验检测平台等3个增值服务,深耕生物医药领域。

  锚定服务全市危化品集中管理的“北化方案”,其承载企业北京化科成立在即,将建设危化品集中交易、运输配送、协同储存、专业保障、综合处置等5大支撑业务体系,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落实。

  统筹京外生产与京内服务,锚定“回归北京、服务首都”的“北化服务”正成为集团创效增收的有力支撑。上半年,北京化工集团与城建集团、排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化工厂中标京环董村园区碳酸钠项目;华腾检测聚焦检测服务,成立“检测对接专班”……国企重点合作项目向纵深推进。

  同时,北京化工集团内部人财业一体化管理体系搭建完成,华腾橡塑业务整合、置业资源优化稳步推进……刀刃向内的改革,让集团轻装上阵再度出发。

  下半年,北京化工集团将聚焦年度重点任务,以“滚石上山”的韧劲抓好落实,在转型升级中践行“服务首都”使命,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和数字化,将科技实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