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艺集团舞剧《主角》排练现场 ■企业/供图
近日,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北京演艺集团重点剧目舞剧《主角》正在全力创排。这是继话剧、京剧之后,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再度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被搬上舞台。据悉,该剧将于5月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
舞剧《主角》是由罗怀臻编剧,王玫导演,赵博作曲,聚焦秦腔名伶忆秦娥的舞台人生,铺展开横跨40年的风云故事,一代戏曲名角的熠熠芳华、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与传统老戏的薪火相传都在剧中呈现。创排过程中,舞剧《主角》多个舞段的精彩演绎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忆秦娥几段独舞尤为引人注目。演员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将忆秦娥在秦腔舞台上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初出茅庐时的青涩与懵懂,到面对流言的孤独与绞痛,再到历经磨难后的坚韧与成熟,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情感纠葛展现得扣人心弦。
“男孩儿硬气一点,想想戏曲演员的眼睛;女孩儿的眼神可以‘花痴’一点,柔美一点。”排练厅里,舞剧《主角》导演王玫不断指导着演员们在表演中的神情,给饰演戏曲中“大靠”的男演员和饰演青衣的女演员说戏。这段群舞描绘的正是小说中恢复老戏的故事,融入了大量传统戏曲元素,老戏中英武刚正的男性和小鸟依人的女性形象跃然舞台之上,具有传统风韵。
“原著小说洋洋洒洒60多万字,转化为一个半小时的舞剧,主创必然要做很多取舍。创排至今,剧本就改了11稿,着重突出艺术与历史之间的关联,表现文艺团体在社会变迁中的不同境遇、艺术家面对时代洪流的状态,以及秦腔这门戏曲艺术的兴衰,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王玫说。为更好地呈现这部作品,主创们围绕剧目创作数易其稿,在故事脉络、舞台布局、服化道细节等方面反复推翻、打破重来,每一处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考量与雕琢,力求将剧目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观众。
“舞剧《主角》是我们将文学经典转化为舞台艺术的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也是北京演艺集团在舞剧创作领域的又一次深耕和探索。这部舞剧非常深刻,我们追求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的统一,从编舞方式上,从表演演绎上,从审美视角上都非常地独特。”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舞剧《主角》制作人董宁表示,后续会在艺术层面反复精雕细琢,力求让剧目以最精致的面貌登上舞台,使观众领略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剧碰撞交融所绽放的艺术魅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