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记者从北京移动获悉,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进入高速发展期。截至目前,北京移动的智算能力已应用于中石油、中化、中建等多个重要客户项目,累计服务五大行业、30多家客户,充分展现出北京移动在算力领域的技术与服务实力。同时,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智算服务和AI应用能力,北京移动推动算力能力和AI应用能力发展,均取得不俗进展。

        据了解,2024年6月,位于昌平信息港的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智能算力的心脏地带正式启用。该节点占地面积达5700平方米,且在落成之时,已配置了高达18000个机柜,并装配了4000张专为AI加速设计的显卡,能够为京津冀蒙区域内从事人工智能(AI)以及大模型训推等前沿技术研发的机构提供超1000P的高并发算力。

        转眼数月已过,北京节点运行良好。在算力能力发展方面,北京移动积极响应“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要求。通过400G直联光传输网,北京移动与天津、河北构建起“环京2毫秒、京津冀3毫秒”的时延圈,达成三地间智能算力的全光无损传输,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筑牢坚实的网络根基。与此同时,北京移动积极构筑算力资源保障体系,合作投建朝阳区、门头沟区、经开区等地智算中心,并承接了全国首个算力互联互通与运行服务双平台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作为算力供给方已完成超3000P智算算力资源上报,为北京市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夯实算力底座。

        在算力与AI协同发展方面,北京移动在现有的“AI产品业务生态平台”之上,进一步扩充规模、提升能力,构建起丰富的大模型生态。结合首都的特色,将政务、金融、教育、医疗、能源、文旅和传媒等七大行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联合40多家合作伙伴,开发出100多项原子能力,推出诸如智能问答助手、智慧看店助手、智能数据分析等近10款产品应用。据北京移动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将企业内部各项能力(如技术、业务等)分解成最小的、可重复使用的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原子能力”。原子能力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流程,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快速组合和交付,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和创新能力。

        “当前,北京移动的AI+产品已经服务于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石油以及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并且参与了多家客户的AI前期规划与测试工作,共同探索AI应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