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正在使用喷涂机器人作业 ■通讯员 叶超/摄
工人点击平板电脑上的确定键后,眼前一人多高的绿色机器发出指令识别的“咔咔”声响。5秒钟后,随着4个红外线激光定位点完成校准,机械手臂开始对墙面进行喷涂——约10秒钟,一片0.5米宽、3.7米高的区域便被均匀喷成白色。这一幕发生在北京建工土木公司通州益生祥明科技产业园项目地下室。在这里,完成喷涂工作的不再是工人,而是喷涂机器人。
益生祥明科技产业园位于通州区漷县镇西区产业用地,将打造成为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附加值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区域最高规格GMP洁净厂房以及中国北方最大心血管领域动物实验基地,对提升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项目总工程师卢意来说,医药产业定位让项目具备了高大整齐的净空墙、顶部区域,成为落地智能建造的绝佳应用场景。“按照公司要求,我们围绕项目地下约6万平方米的区域,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喷涂机器人。通过人机对比、机型互比,积累喷涂数字资产。”卢意介绍道。
紧盯工人操作和喷涂质量的项目工区长赵强强对机器人应用的效果感受深刻,他说:“传统墙面屋顶作业需大量人力与升降设备,施工协调和安全管控压力巨大。现在两台机器人即可覆盖大部分空间作业,实现了效率质量双提升。”该项目的地下室被分为南、北两个区,分别由两支劳务队使用不同的喷涂机器人负责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还设置了样板区对喷涂机器人进行模拟试用,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测评打分,确保机器人使用效果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才全面推广。
项目施工过程中,每台机器人搭配3名工人进行辅助,其中,应用于南区绿色机器人的喷涂速度快,喷涂后需要人工进行面层刮平处理,并且设备能够实现墙面和楼顶的喷涂作业需要,其效率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可以完成约1000平方米;北区橙色机器人的喷涂速度较慢,但自带刮刀实现喷涂刮平一体,后期还能更换打磨、油漆模块,解决墙面的整体需求。
赵强强分析道:“两款机器人各具特色,绿色机器人效率高却依赖人工修补,橙色机器人一次成型效果好,但边角处理不足。”卢意补充说:“机器人厂家正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设备参数进行改良。目前,这两家企业都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整体和细节调整,后续产品也将更贴合工地现场需要。”卢意说。从整体应用效果来看,材料节省率达20%,施工效率提升100%。
目前,北京建工土木公司围绕不同场景在多个项目开展了机器人应用研究工作。通州益生祥明科技产业园项目自身高大整齐的空间条件成为喷涂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卢意说:“我们正在依据两种机器人的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梳理,特别是围绕设备应用准备、现场操作流程、管理措施、质量控制等内容,建立起一套涉及墙面和屋顶喷涂的智能建造方案,为机器人能够更高效地助推工程建设不断探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